- 杭州拉卡拉:外国人在华“支付壁垒”如何消除
- 发布时间:2023/11/25 11:41:14
- 11月24日,外交部发布消息称,将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中外人员往来进一步密切,该如何推动中外消费支付的持续畅通,消除中外交流的“支付壁垒”?
外国人来华遭遇“支付难题”?
北京某高校的留学生辅导员孙老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据她观察,在今年暑假之前,海外学生在华支付消费都会面临一些不便。“诸如微信或支付宝,都需要关联一张中国境内的一类借记卡才能激活相关支付功能。” 孙老师说,如果外国学生曾用境外手机申请相关账号,也会出现因无法接收验证码造成的支付阻碍。“支付宝虽然可以绑境外卡,但是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而且使用额度有上限,对于刚入境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很便利。”
为了解决境外用户在中国境内移动支付的难题,微信和支付宝在7月20日和21日相继宣布全面开放绑定维萨、万事达等主流境外卡,并升级相关服务。孙老师称,在微信、支付宝开放绑定境外卡后,今年秋季开学后,留学生在华关于消费支付的问题已经得到极大改善。
林尚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培训经理,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公司上个月组织了一场重要会议,邀请了来自全球逾20个国家约50位合作经销商来京参与产品培训。“在保障这次交流会议中我感受到,外国宾客在华支付仍然面临壁垒问题。”林尚称,尽管海外持卡人已经可以通过绑定支付宝来实现手机扫码支付,但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外宾选择了扫码支付。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携带美元现金入境,再兑换成人民币以现金形式消费。
关于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林尚分析称,很多宾客初到一个陌生国家,对从未使用过的金融支付工具会天然地感到陌生,担心关联银行借记卡或信用卡之后出现盗刷等风险。“此外,还有一些外宾认为,自己来华只是短暂差旅,不想花费时间认识了解新的支付工具。”
近日,作为中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万事网联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提交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开业申请。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未来可申办由万事网联提供清算服务的单标信用卡,不仅可以在国内使用,在海外刷卡时可使用当地货币结算,回国后再以人民币兑换当地货币还款,从而减小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对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而言,上述的“单标信用卡”是否也意味着更多支付便利?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米尔单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刚来中国的时候,曾持有一张在海外办理的万事达卡,“但因为结算货币并非人民币,再加上国内扫码支付已成主流,刷卡使用场景受限。”因此米尔单也期待能办一张在绑定第三方支付和货币清算方面更加方便的银行卡,为他在华支付提供更多便利。
“应优先考虑与微信、支付宝合作”
伴随着疫情后全球商旅活动的快速恢复反弹,中国人在出境商旅、海外留学等领域展现出庞大需求。刷卡支付及结算作为商旅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到持卡人层面,由于万事达卡、美国运通卡等在海外的普及率、使用率更高,相关服务会为频繁出国人群提供更多便利,如留学、旅游、出差等应用场景。”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常务副主任陆前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在英国留学的艾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她身在非美元区,即便使用了同时标有“银联”和海外清算机构“维萨”或“万事达”的“双标卡”,每次海外消费后,在使用人民币还款时仍需要收取一定货币兑换手续费,“费用加起来也是不小的开支”。因此,艾琳很期待未来在海外的信用消费可以通过人民币结算。
银行卡清算市场开放是中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事达获准进入中国市场是我国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表现。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此举表明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在合资公司获批之前,万事达卡只能在国内发行双币卡或单标美元卡、欧元卡等外币银行卡。万事网联后续会向市场推出万事达人民币卡,并铺设全渠道收单网络,支持持卡人在境内外超过1亿家商户消费。“诸如万事达这样的国际卡组织加速拓展国内市场,意味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了金融基础设施开放的阶段。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入场’,会给中国转接清算市场带来丰富的场景。”信用卡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全球化的银行卡清算机构中,从交易量来看,维萨、银联和万事达卡排名前三。
“尽管万事达卡会为海外来华人士提供一定便利,但事实上,在国内的刷卡场景已经非常有限。”信用卡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告诉记者,因为与国外的主流消费方式是刷POS机不同,国内更倾向于支付线上化,这导致了外国人来华仍面临着一定“支付壁垒”。董峥认为,万事网联也好,连通公司(由美国运通在中国境内发起设立的支付清算公司)也好,“都应该优先考虑与微信、支付宝合作,以便用户新卡发行、申请持有之后,能够及时绑定,扩充消费场景。”
或将催生“鲶鱼效应”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银行卡清算市场一直在稳步有序开放,不断消解清算支付业务的“壁垒”。202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向美国运通的合资公司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核发了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美国运通由此成为首家获得国内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的外卡组织;2020年8月,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商业运营,该公司可在我国境内拓展成员机构、授权发行和受理“美国运通”品牌的银行卡。
万事网联方面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19年3月,万事达卡公司和网联清算公司合资在北京成立,作为市场主体申请银行卡清算机构开业行政许可、运营万事达卡品牌银行卡的清算业务;2020年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审查通过了万事网联提交的银行卡清算机构筹备申请,自此进入积极筹备阶段;近日,万事网联正式成为银行卡清算业务的持牌机构,也成为在华第二家中外合资的银行卡清算机构。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推动中国境内支付清算市场更好遵从国际规则、提高服务水平、防控金融风险,对于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董峥认为,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入场”,或将催生“鲶鱼效应”。
支付业务连接、聚集着资金供求双方,是金融业务的天然跳板。尽管合资企业的加入有助于形成多主体同台竞争的双向开放市场环境,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做到金融开放与防范风险并举?董希淼认为,应在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同时,更关注对金融信息安全问题的保护。“具体而言,如何根据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数据与用户信息安全,仍需进一步明确。在跨境资金流动方面,我们也要做好监测,落实好反洗钱反恐怖主义的相应制度跟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现有监管规制。”
董峥则认为,数据和信息的风险是可控的。一方面,我们目前要求所有交易数据必须放在中国境内,且卡组织必须跟中国境内的具有从业资质且达到一定要求的机构合资。上述设置能够对境外盗刷、欺诈交易进行有效监测,帮助银行防范风险。陆前进也认为,当前支付清算领域的放开不会导致直接的金融风险,“国际卡组织也并非发卡银行,账户都由银行进行控制。作为更强势的一方,银行的作用更为主导。”▲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